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6.三国鼎立
昌邑市育秀学校 马晓露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教材,能说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结合史料,分析曹操在这两场战役中一胜一败的原因,对历史事件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2、自主学习教材,能绘制三国地理位置示意图,知道三国巩固政权的措施,明确在三国鼎立的过程中蕴含着民族交融的因素。
3、研读史料,结合所学,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习过程】
第一篇章 乱世纷争出英雄——官渡之战
任务一:自主阅读课本80页,根据表格提示,在课本上作出标记。
战役 | 时间 | 地点 | 作战双方 | 特点 | 结果 | 影响 |
|
|
|
|
|
|
|
评价内容 | 评价量规赋分标准 | 得分 | |||
0 | 1 | 2 | 3 | ||
任务一 | 不能概括 | 基本概括 | 能准确归纳 | 准确概括并记住 |
|
任务二:阅读史料,结合教材,小组讨论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三国志·魏书·毛玠传》
材料二: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Hu)……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材料三: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贫贱而被埋没的人才),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三国志·武帝纪》
材料四: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乌巢,烧掉粮草。
——《三国志·武帝纪》
评价内容 | 评价量规赋分标准 | 得分 | |||
0 | 1 | 2 | 3 | ||
任务二 | 不能概括 | 基本概括 | 能准确归纳 | 准确概括并记住 |
|
第二篇章 英雄壮心战赤壁——赤壁之战
任务三:结合视频,自主阅读课本81页,根据表格提示,在课本上作出标记。
战役 | 时间 | 地点 | 作战双方 | 特点 | 结果 | 影响 |
|
|
|
|
|
|
|
评价内容 | 评价量规赋分标准 | 得分 | |||
0 | 1 | 2 | 3 | ||
任务三 | 不能概括 | 基本概括 | 能准确总结 | 准确总结并记住 |
|
任务四:结合材料及课本,合作探究: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
材料二: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材料三: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的《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评价内容 | 评价量规赋分标准 | 得分 | |||
0 | 1 | 2 | 3 | ||
任务四 | 不能概括 | 基本概括 | 能准确总结 | 准确总结并记住 |
|
第三篇章 三分天下谋发展——三国鼎立
任务五:自主阅读课本82页,绘制三国地理位置示意图,并做好标记。
评价内容 | 评价量规赋分标准 | 得分 | |||
0 | 1 | 2 | 3 | ||
任务五 | 不能概括 | 基本概括 | 能准确总结 | 准确总结并记住 |
|
任务六:自主学习教材83页,找出三国为巩固政权而采取的措施。
评价内容 | 评价量规赋分标准 | 得分 | |||
0 | 1 | 2 | 3 | ||
任务六 | 不能概括 | 基本概括 | 能准确总结 | 准确总结并记住 |
|
第四篇章 乱世争霸定统一
任务七:研读史料,分析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材料一:
图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示意图 图2三国鼎立形势图
材料二: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创作于东汉末军阀混战时期)
材料三: 三国经济各具特色,魏:农业大国 蜀:丝绸大国 吴:造船大国
材料四: 三国末期应有3000万人,而东汉三国期间的人口谷底大致在2224万—2361万之间。
——整理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史》
评价内容 | 评价量规赋分标准 | 得分 | |||
0 | 1 | 2 | 3 | ||
任务八 | 不能概括 | 基本概括 | 能准确总结 | 准确总结并记住 |
|
【课堂小结】作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
【课堂训练】
1.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东汉末年,曹操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 关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小明认为是历史的进步,小华认为是历史的倒退。下面能印证小明观点的是 ( )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条件 B.战乱频繁,社会经济严重倒退
C.政权割据,形成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民族团结,不利民族交融
3.《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 )
A.桂陵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材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根据材料,指出诗中所追忆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此战役的结果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胜败的原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