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教育资讯

潍坊昌邑:教育数智化结出累累硕果

  • 昌邑教体局
  • 2024-05-28 08:15
  • 阅读 927
分享到:
图片
一根网线,连接城乡,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一个平台,汇聚资源,以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治理提升。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浪潮的席卷,教育行业正逐渐迈入向数字化转型的新时代。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近年来,昌邑市教体局坚持“需求驱动,应用为王”,以智慧教育为突破口,聚力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创新应用和信息素养提升,持续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该市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验收。

图片
图片
“数字化”赋能智慧课堂构建

图片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曾是老师们沿用了数十年的教具。眼下,在昌邑市各中小学,这些传统教具正逐渐退场,被“一台电脑、一部平板、一块智慧大屏”所取代。

近日,记者在文山中学的一堂地理课上看到,老师正通过科大讯飞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给学生讲解世界地理的相关知识点。学生们通过平板进行随堂练习,屏幕上实时显示出学生的答题过程和答题速度,老师可随机抽查并进行在线讲评、批改,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互动性与积极性。

据了解,早在2018年,昌邑市所有学校就实现了触控一体机教室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实施数字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行动,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了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基于大单元教学的教学模式、基于主题的教学模式。

比如,都昌街道新村学校为充分发挥名师辐射作用,探索构建了“236”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荣获潍坊市教学成果奖;育秀学校发挥昌邑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数字化教学优势,全过程采集学生课堂学习行为数据,积极打造“1+3+X”教学模式,荣获昌邑市创新燎原奖;奎聚街道文山小学将数字化手段融入到项目化学习的全链条,荣获基础教育改革成果奖。

图片

与此同时,昌邑市加快实施教育大数据应用研究行动,在数字化先行校和智慧校园先后成立了学校数据研究中心,确立了学校数据中心工作小组,完善学校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应用、更新、评价等机制,逐步实现“一校一中心”。确立数据作为教育核心资产的地位,增强数据意识,提高教育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工作模式。

 目前,昌邑市已拥有三所教育数字化先行培育校,其中,潍坊市工业学校申报的《以数据驱动推进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入围山东省智慧教育研究项目立项名单。在昌邑市育秀学校、文山小学、南隅小学、都昌小学和下营学校五所学校试点智慧纸笔“精准智学”数字化改进行动,为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统一配上了点阵笔。

图片

图片

“云课堂”实现教育资源普惠共享

图片

近日,树屏学校、龙池小学等4所乡村学校的学生们通过“专递课堂”,同步参与到育秀学校语文教师赵兰讲授的《青山处处埋忠骨》现场教学课堂中,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专递课堂’是我们依托信息化,搭建起优秀教师覆盖乡村的桥梁,让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放大,建设‘名师工作室’158间、‘专递课堂’52处,实现不同的‘距离’相同的‘课堂’。” 昌邑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李晓宁说道。

近年来,昌邑市积极实施优质数字资源普惠共享行动,促进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积极创新应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潍云学”等优质资源,目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注册实现了教师学生全覆盖。加强昌邑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应用,开通网络学习空间5万余个,积累教育教学资源近180万件,各学校智慧教学及管理综合应用数据逐步提升,平台接入综合应用47项,累计使用210万人次。

图片

同时,实施“云端学校”建设应用工程。印发了《昌邑市“云端学校”建设与应用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昌邑市“云端学校”建设与应用启动会,邀请智慧教育云平台培训讲师,结合云端学校工作,到15处学校进行了现场技术培训和指导。定期召开“云端学校”建设应用工作交流调度会。

 自启动以来,昌邑市的“云端学校”推进跨校、跨区域开展精准“云研讨”,积极开展区域间交流合作,推进数字资源共享、远程直播共享课堂等场景应用。进行云端授课207节,涉及语文、数学、英语、安全教育、道德教育等学科。

 在云端分校的带动下,10所云端名校的特色课程资源带动辐射作用发挥非常明显,158名云端名师引领作用也初见成效。“云端学校”的创建工作助力我市顺利通过国家首批优质教育均衡县验收。

图片
图片
“智能化”让师生成长“有迹可循”

图片

 近日,在昌邑市育秀学校,教师们正利用“昌邑智慧教育云平台”开展学科德育线上教研活动,实现了教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全流程数字化。

“利用平台开展线上展评活动,省时省力,拓展了交流学习空间,减少了对基层学校的干扰和纸质材料浪费。”育秀学校教师们纷纷表示。

近年来,昌邑市聚焦招生入学、教学质量、身心健康、教育督导、评估监测、校园安全等热点难点问题,探索以数据驱动教育治理理念、治理手段、治理模式创新。小学、初中教研室积极利用平台定期开展区域教研,解决了小规模薄弱校学科教师少无法开展教研活动的难题。部分学校利用昌邑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活动广场专栏优化教学常规过程性管理,教师定期上传资料,学校定期评定,并及时开展优秀教学常规线上展示,促进学校管理的全流程、全环节,学校管理更精细精准。

通过大数据赋能教学评价改革,也让师生成长更加“有迹可循”。各校经常基于平台开展日常网上校级测评分析。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希沃“班级优化大师”或昌邑智慧云平台“互动课堂”开展学生学习行为评价,课堂评价反馈及时高效,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热情,课堂效率大幅提高,日积月累学生学习行为数字画像自然生成。

图片

 今年以来,昌邑市先后利用昌邑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活动广场模块,组织全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作品线上评比,线上成功收集作品105件;先后组织包含昌邑市最美图书角线上评选、昌邑市初中学段开展项目化教学案例线上展评、昌邑市常规管理线上展评等涉及8个学科、345件作品的展评活动,构建起城市和乡村学校之间同学科教师的立体化、多方位协作网络互助教研体系,共享数字化发展新机遇。

教育数智化转型是教育领域最深刻的一场革命,今后昌邑市将积极推进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营造最优的教育数智化环境,谱写教育数智化工作新篇章。

图片


上一篇:教育数智化,昌邑在行动 下一篇: “双比双展”促教师数字素养大提升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